管城回族区社工站齐聚力,打造基层民政服务新格局
提升基层民政服务能力,深化基层治理创新,管城回族区社工站聚焦民政领域服务对象,实施社会救助、儿童福利、养老服务、社区治理和社会事务等服务措施,开展惠民便民服务活动,提升基层民政服务能力,基层民政服务新格局使人民群众更幸福、满意。
一、重视困难民政对象,困难群众生活有保障
老城区服务需求和需要解决问题居民众多,社工站的服务要重点聚焦民政主责主业,重点关注民政重点服务对象,社工站聚焦满足困难群体最基本、最紧迫、最现实的需求,社工站的工作人员通过开展家访、电话咨询、排查等方式,全面了解困难群众的生活状况,宣传相关救助政策,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社工站社工尽他们最大的努力为会为困难民政对象提供日常照料、临时看护、医疗救助、法律援助、资源链接等救助措施,有效保障了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二、关注一老一小,推动养老与未成年人事业发展
(一)持续老年人服务,推进养老能力提升。社工站通过养老知识宣传、技能培训、与相关机构的合作义诊服务、养老咨询、科普活动、反诈防诈活动和社交互动等服务方式,为老年服务对象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提高了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推进基层养老服务能力的提升。社工站在养老服务中的工作展示了社会工作的价值和作用,让老年人晚年生活更幸福,为养老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关注未成年人,未保防护更加有力。社工站在未成年人和儿童保护工作中发挥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社工站配合街道对辖区未成年人进行摸底排查,建立健全困境儿童、留守儿童等重点群体信息库,落实监护监管责任,优化服务机制,帮助困境儿童搭建社会保护网,增强社会保护因子,为困境儿童保驾护航。通过开展宣传教育和技能培训活动、社工专业服务和支持、社工个案服务、法律知识科普、政策普及、资源链接等方式,为未成年人提供综合性的帮助和服务,为未成年人提供更有力的保护和支持,联动未成年人保护六个层面,共同构建未成年人保护网。
合力共建和谐社会,社工以社区为单位,在社区中组织青少年、困境儿童假期成长活动,为家长解决后顾之忧的同时,为孩子们提供安心成长的有利环境,假期成长活动中针对性引导未成年人和困境儿童,陪伴服务对象健康成长。
三、融入基层服务,创新基层治理
(一)注入新力量,参与基层服务。驻站社工积极主动融入基层民政工作,当好办事处的帮手,以专业社工服务围绕办事处工作谋划、开展。社工站积极联系沟通办事处与社区工作人员,开展街道巡防、低保核查、经济普查、居民调解、政策宣传等服务,帮助基层与群众建立联系,作为基层和居民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促进政府与社区居民之间的沟通和合作。社工站将政府的政策和服务信息传递给社区居民,帮助居民更好地了解政府的工作和政策,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民意支持。同时,帮助传达居民的意见和建议,更好地反应居民的声音。
(二)整合社会资源,深化“五社联动”机制。社工站通过与政府部门、社区组织、教育机构、医疗机构、社会组织、志愿者的联动合作,深化了五社联动机制,在服务中实现了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互惠互助,提升了社工服务的效能和服务的质量。社工站通过联动合作,优化组织结构、类型和规模,以此来提高社区社会组织的活跃度,扩大服务覆盖范围,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和解决社会问题,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和优质的服务,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同时,社工站与各个社会主体合作关系的建立为基层服务的持续改进和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四、参与社会事务,提升民政服务能力
社工在社会基层服务工作中积极发挥好平台作用,最重要是能够为服务对象发声,做好基层服务宣传小喇叭。在社会事务中,宣传婚姻政策法规、新时代婚姻家庭文化建设,提供相亲、婚姻家庭咨询和辅导等服务。宣传殡葬政策法规,提供丧葬需求咨询服务。对残疾人开展家庭排查、需求评估、心理辅导、能力提升、资源链接等服务,提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社会工作,对衣食无着、流浪乞讨人员的偏差观念和不良习惯行为、轻微违法行为进行引导和矫正,提供专业介入服务。
同时,社工站通过利用新媒体、官方媒体等各类媒体平台,将社工服务和宣传倡导相结合,宣传基层服务,展示基层服务成果,提升基层服务的社会认知度和关注度。
管城回族区社工站社工服务,以社工站标准化建设、人才队伍专业化培训、社区治理多元化改善“三条线”为抓手,开展社会救助、儿童福利、养老服务、社区治理和社会事务等服务,谋全局,开新篇,以高标准服务质量推进社工服务融入基层服务,探索基层民政服务新格局。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城回族区开展2021年度“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工作